close

  • 亞斯文(Aswan)

  搭乘尼羅河上的遊輪前往亞斯文,必須經過伊斯納(Esna)等候經過閘門才行。導遊蘇海介紹,因為閘門兩端的水位不同,所以尼羅河上的船都要經過三段式過程,才能順利通過閘門。首先,遊輪得先開入閘門A與閘門B之間的通道,在這邊等候關上閘門的通道水位灌入河水,等水位跟閘門B後方的水位一樣了,再把閘門B打開,就可以順利通過河道了。

  可別以為這樣的過程非常的簡單,中間可是要經過相當久的一段時間,特別是在旺季來到這裡,光是等待通過閘門,就要等候許久。當初我們聽到蘇海的介紹,都興致勃勃的要體驗船經過閘門的感覺,但從晚上八點一直等到半夜一點,才輪到我們這艘船放行,大夥兒早就已經累癱在床上,只剩下我和News奮力的爬起來,用力睜開惺忪的睡眼,還是要跑到甲板上感受一下。當我們的船停泊在兩道閘門中間,河水慢慢灌入的時候,那種感覺就好像是坐在轎子上,整個被人扛起來一樣,只是速度緩慢許多,有種奇特的感覺,我沒有想到即使是坐在大船上,這種慢慢升高的感覺竟然還是如此清晰。這一段過程又是持續了大約半個小時,好不容易等到船又繼續前行,我們才甘願的回房睡覺。

  睡了一晚,我們終於來到亞斯文。還記得那一天在半醒半夢中,忽然覺得有一道金光閃過眼睛,當我們睜開眼睛,只見到窗外的粼粼波光,以及停泊在河岸邊的白色風帆船。那個時候,心中只出現一個字:Wow....原來,在沙漠地帶,還有這樣美麗的河港。

  如果要問我最喜歡埃及的哪一個城市,我的首選一定是亞斯文,雖然這一趟旅程不過短短的十天,我所看到的埃及不過是一小角罷了,但亞斯文的風景,已經成為我憶起埃及的主要畫面,特別是坐在尼羅河的行船上,陽光、棕櫚樹、沙漠、河水、白帆,這些風景放在一起,有種寧靜的美感。當張著白帆的風帆船緩緩的行過尼羅河岸的沙漠前,讓我覺得,或許這就是埃及人所謂的永恆之境吧!

  對許多跟我一樣年紀的人來說,說到亞斯文,或許最深、或者說是唯一的印象,就是在地理課本唸到的亞斯文高壩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水利工程了。位在亞斯文南部13公里的高壩,有3600公尺長、111公尺高,浩大的工程,在20世紀初可是被譽為世界奇蹟的大工程。

  尼羅河是埃及人賴以維生的生命之水,埃及人利用尼羅河水灌溉田園,發展成為蔬果豐饒的農業社會,但是隨著季節氾濫成災或是水量大減的尼羅河,也讓埃及人吃盡了苦頭。建築亞斯文高壩,就是要預測和控制尼羅河的水量,並運用聚集的河水進行灌溉與發電。亞斯文高壩的建築確實為埃及帶來繁榮與進步,但也因此使得位在高壩區的努比亞文化遺跡將因此沉入水底。

  面對古蹟即將就此被淹沒,埃及政府緊急向國際尋求救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此發起一項救援行動,召集了三十幾個國家的科學家,進行古蹟的搬遷計畫,也因此,今天我們才有機會看到壯闊宏偉的「阿布辛貝」和「菲萊神廟」。只是,搬遷工程在怎麼浩大,還是無法將整個努比亞村莊從水底救出,並且還其原貌。有幸被救起的文化遺跡就這樣有的被送往蘇丹、有的被留在埃及,有的被送到英國或是美國的博物館,分散在全球各個地方,而原本居住在這裡的努比亞人也只能像被送往世界各地的文化遺跡一般,在其他地方另建家園,卻是或多或少都變了調。

  • 乘風帆、行沙漠

  亞斯文是開啟埃及與非洲貿易的重要商港,放眼望去,四處都是白色的風帆,據說,亞斯文的風帆可是在古埃及時代就已經存在的了。我們是參加旅行團,當然也就安排了搭乘風帆船的行程。很多筏船的船夫都是努比亞人,通常,船上還會搭配另外一個努比亞人,當行船的時候,就會唱起努比亞的歌謠,讓大家體會古埃及人的生活。

  除了風帆船之外,來到埃及這個四處是沙漠的國家,很值得乘坐駱駝到沙漠走一遭。這一次的行程,我們有兩次乘駱駝的經驗,第一次是乘坐駱駝繞行街道,不過那一次,我只記得駱駝走在泥土撲成的道路上,我們雖然已經坐在厚厚的椅墊上,屁股還是因為震動而感到疼痛,一點都沒有感受到異國的浪漫。還好,來到亞斯文的時候,導遊安排了在沙漠騎駱駝的行程,才改變了我們對騎駱駝的不好印象。

  當我們從帆船停泊的碼頭走到碼頭後方的沙漠,眼前一望無際的沙漠就已經美得讓我們只想安靜的看著眼前的沙丘。當駱駝走在沙漠裡,只會覺得眼前的廣大天地有種迷濛的美感,讓人冒著迷失方向的危險,還是想到此闖一闖。隨著駝峰的起伏,看著前方同行友人身上隨風飄起的衣角,覺得自己就像是走進電影「英倫情人」的浪漫情節裡,唉 ~ 只可惜身邊不是帥氣的男主角。在沙漠騎駱駝比在市區街道讚100倍,不但真正可以體會那種在異鄉流浪的感覺,穿過幾個沙丘之後,就是傳統的努比亞村莊,濃厚又神秘的異國風味就隨著沙漠的風沙,將我們團團包圍。

  • 努比亞村

   位在沙漠一角的傳統努比亞村,有點殘破,卻是充滿了鮮豔的色彩。走在努比亞村,民宅的牆壁上盡是斑斕的壁畫,讓原本死寂的沙漠忽然充滿了生命力。在努比亞村子裡,賣著許多的手工藝品,這些都是努比亞的婦人用雙手作出的工藝品或配件,這些商品或許不如百貨專櫃的飾品來得精緻,但都有著努比亞人獨特的風味,價錢也便宜得讓人覺得她們只是隨便賣賣罷了。

  在努比亞村買東西的時候,領隊阿華與導遊蘇海不再提醒我們要記得殺價,反而希望團員們能夠手下留情。畢竟,這些努比亞婦人賣的價錢已經夠便宜了,而且埃及在20世紀的城市發展,也是犧牲了努比亞人的家園才能夠成就的。

   走在努比亞村,我們發現除了鮮豔的牆壁之外,很多房舍是沒有屋頂的,其實,除了在努比亞村之外,埃及沒有屋頂的民宅與農舍比比皆是。我們驚訝,下雨的時候,這些居民該躲到哪裡去呢?導遊蘇海只是笑著說,埃及沒有這麼多雨,而且他們睡覺的時候就在星光與月光的陪伴下入睡呢!

  在埃及,不管是在努比亞村或是其他的城市,都會有一群小朋友圍過來,伸著手希望你送他些什麼東西。同行的團友有些會買些糖果飲料,或是把身上的小錢送給這些小朋友。我相信這些團友都是出於好意與善心,但即使看著小朋友開心的接下禮物,我對這樣的畫面還是有種難受的感覺,總覺得那個過程有種施捨的優越感。我想,就像小咪所說的,如果到埃及想幫助這些貧窮的小朋友,就多帶一些筆吧!因為筆就是他們繼續學習的資源之一,讓他們可以接受教育,或許能夠藉此找到脫離貧窮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brina Travel 的頭像
    Sabrina Travel

    Sabrina的旅遊年代記

    Sabrina 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