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園別館
會知道松園別館這個地方,是好友Terence告訴我的,當他知道我有計畫到花蓮旅遊,就很熱心的幫我找了一些資料,光是看到網路上流傳的照片,松園別館古樸幽靜的感覺,我和A-May二話不說,就把松園別館列為到花蓮市的必遊景點。
有著濃厚日式風格的松園別館,因為位在美崙山的置高點,曾經是日據時代的日本軍隊指揮部,傳說,神風特攻隊的隊員要出特別任務的前一晚,就會被帶到這裡喝上離別酒,再加上這裡曾經被廢置一段時間,不免就有著鬼影幢幢的傳聞。不過,後來經過整治之後,那些傳聞中的鬼好像也跟著消失了。
到了花蓮的隔天早上九點多,我們離開民宿,直接開往松園別館,一大早,除了我們兩個之外,另外只有二三個旅客。下了一晚的雨之後,安靜的松園別館空氣瀰漫著一股青草的味道,更有一種遺世獨立的感覺,有的是寧靜的氣氛。
松園別館安靜的院落
日據時代的舊官兵宿舍
顧名思義,松園別館就是因為院落中植栽了好幾株松樹而得名,日式建築在松樹的襯托之下,更顯得古意盎然。現在在松園別館靠崖的草皮上,擺了好幾座的咖啡座,黃昏的時候,在夕陽的映照之下,看海喝咖啡,應該又是另一番滋味。只是,我們還得繼續南行,松園別館的黃昏景色,就留給下一次吧!
舊時指揮所的長廊,沒有陽光的時候,在灰暗的光線下,讓人想起日本鬼片中,忽然有白影緩緩浮現的走廊
舊時的軍事指揮所現在已經變成藝文空間,擺放在樓梯間的鐵製雕塑,和古老的建築形成新舊古今的明顯對比
- 東華大學
一直聽人家說,花蓮的東華大學校舍有多漂亮,佔地有多寬廣,親自走了一趟之後,才發現東華大學之大,還真是名不虛傳,光是從花蓮市區開車,就得經過好大一片林地,才到得了校門口。走入校園之後,只見眼前是大幢的校舍、大片的草皮,還有庭池樓台的設計,和台北的大學寸土必較、一塊地都不能浪費的情況簡直不能相比。坐在草皮上,遠方望見的是飄邈雲霧籠罩的山巒,耳朵聽到的是優雅的國樂琴音,讓我覺得,在這裡唸大學的大概會分成兩種人,一種是因為物質的誘惑變少而努力K書,另一種就是忘情於山水之中,不禁意就會把書本拋在一旁的人。而我這種不愛唸書的人如果來到這兒,應該會變成後者吧!
學校的地可以大到做個大水塘,真是令唸私立大學的我不知道要說啥
一大片的預定地,除了幾株樹苗之外,甚麼都沒有,土地好像不用錢似的
-
林田山林場
日據時代,台灣豐富的林木資源,被日本視為是木材的主要生產輸出地,林木成為當時主要的經濟來源。林田山林場因為檜木、扁柏等林木資源豐厚,被日本人稱為「摩里沙卡」(森林茂盛的斜坡),是當時台灣四大林場之一,並且吸引了不少伐木工人搬遷至此,在極盛時期甚至多達400~500戶人家,學校、商店、理髮店等各種民生消費設施都相當完備,繁華的程度甚至使他獲得「小上海」的稱號。不過,樹木成長的速度總比不上砍伐的速度,再加上1972年的一場森林大火延燒了一個多月,大量燒毀了珍貴的林木,而1987年,政府頒發了禁止伐林木的政策,終於讓林田山的發展畫下句點。因為林業而快速成長的摩里沙卡很快的褪去昔日光輝,人口的快速流失,使得原本喧騰的社區僅留下幾棟日式建築散落在林木之間,以及洗盡風華的滄涼。
洗去繁華的林田山社區
康樂新村是當年林務人員的宿舍,原本有35棟的檜木日式建築,可惜一場森林大火將屋舍燒毀殆盡,現在只剩下社區的入口牌樓
運輸木材的火車道
- 滿妹豬腳
千里迢迢來到林田山,絕對不能錯過的就是在網路上大名鼎鼎的「滿妹豬腳」。說要找到滿妹豬腳,也不是太難的一件事情,因為他就位在往林田山林場的萬榮平交道旁邊,只是小小的鐵皮屋真的很不起眼,如果不是鐵皮屋上用噴漆歪歪斜斜的噴出店名,很容易就錯過了。不過,也就是因為滿妹豬腳只是個鐵皮屋,還沒有嚐到豬腳的滋味,就已經感受到那股濃濃的傳統滋味,鄉下地方很多媽媽的手藝店,就是這樣的樸實無華,只把最好的滋味留在菜餚裡面。
那天,我們到滿妹豬腳的時候,店裡面還沒有幾個人,讓我們對網路傳聞感到有點懷疑,不過,等我們坐定之後,就陸續湧進一堆人來,沒多久,門口已經站了許多排隊的人潮,所以來到滿妹豬腳還要挑對時間,要不然也只能乖乖的等了。
豬腳滷得很透,搭配店家滷的筍乾,十足的客式口味
已經坐下的人就是埋頭猛吃,旁邊站著的人不斷尋找位置,只為了那香Q軟嫩的豬腳
很多到滿妹豬腳吃中飯的人,接下來的行程就是到光復糖廠吃個冰棒,光復糖廠的賣冰櫃檯已經建立了相當專業的SOP流程,不過遠看賣冰櫃檯,有點像醫院的掛號跟領藥處
從花東縱谷要到花東的海岸線,可以走以瑞穗為起點,沿著秀姑巒溪而建的瑞港公路,走在彎沿曲折的瑞港公路上,可以俯瞰秀姑巒溪,有時候還可以看到泛舟的皮艇。就算沒有泛舟可看,光是美麗的景色和新鮮的空氣,就已經很令人感到心曠神怡了。
- 石梯灣118
當初規劃花東之旅時,A-May在網路上查了許多的民宿資料,網路上「沙漠風情」的照片看起來有點像還沒蓋好的房子,不同於一般民宿的冷調性,再加上對民宿主人作風獨特的描述,讓我們忍不住想拜訪這個很不一樣的民宿。可惜,「沙漠風情」老早就已經客滿,我們於是選了有著同樣建築風格的「石梯灣118」,找到了石梯灣118之後,發現原來沙漠風情就在隔壁,再加上石梯灣118房間裡頭沒有電視,民宿主人把房間鑰匙拿給你就不見蹤影的經營模式就跟沙漠風情幾乎一模一樣,讓我們一直對這兩家民宿之間的關係感到好奇。後來從同住的旅客那兒知道,這兩棟建築物的設計師是同一個人,石梯灣118的主人就是設計師的哥哥,才一解我們心中的疑惑。
石梯灣118的入口處,只用一條鐵鍊作為大門,加上沒有醒目的入口標示,很容易就錯過了。而當我們拉開鐵鍊,走在通往灰色建築的石子路上時,就感受到那種遠離塵囂的濃厚氣味。進入民宿,民宿主人自己住的住家和民宿分屬不同樓層,老闆把鑰匙拿給你,就隨你愛怎麼活動就怎麼活動,沒有一般民宿熟悉的親切話家常,只有空蕩簡約的空間,讓你看天、看海、看書,走在現代簡潔風格的房子裡,我們也自然而然就會放輕腳步,降低說話的聲音,只怕腳步重了,會打擾到來這裡尋求心靈寧靜的旅客。
從我們抵達石梯灣的那一刻,天空就下起了雨來,讓我們無法在海岸邊待上許久,大部分的時間就留在民宿裡,體驗那種安靜面對自己與大自然的感覺。雖然因為下雨讓我們只得待在屋子裡,但在這樣的天氣來到這兒,卻也能體會另一種美感。沙漠風情的女主人當初選擇這塊地蓋一棟這樣簡單的屋子,就是愛上撒哈拉沙漠那種脫離塵世的無限空間,所以想在台灣的東海岸運用自然環境與建築的結合,尋回那種感覺。只是,在雨天來到石梯灣,望著灰濛濛的天空、灰暗的建築物,隨意生長的一片綠地,我腦中浮現的是愛爾蘭的海岸,有種荒涼而滄桑的美感。
石梯灣118就位於海岸旁,灰色的簡單設計,矗立在海岸旁的草地上,有種荒涼的感覺
石梯灣118的房子遠看像是蓋了一半的廢墟
被藤蔓覆蓋的沙漠風情,看起來更像是被廢置一段時間的房子
這就是民宿主人說的那種無限的空間感吧!
只抹上灰色水泥的牆面,有著濃濃的現代簡約風格
下了雨的海邊,空氣濕濕冷冷的,不知名的鳥兒也跑到這裡來躲雨
屋舍的長廊除了幾張木桌椅,沒有多餘的裝潢,坐在木椅上,就可以遠眺山與海,以及天空
躺在木製躺椅上就可以看星星,如果是夏天來到這兒,應該很容易看一看就睡著了
也可以在客廳裡,泡杯茶、靜靜的聽音樂或看書
客廳有一道長廊通往石梯灣的海岸,海岸就近在呎尺,坐在長廊上,就可以聽著浪濤拍打海岸的聲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