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www.ot-avignon.fr/pages-en/home.htm

  這一天,被太陽曬醒之後,我們起了個大早,在阿爾勒(Arles)的河岸吃完早餐,就準備前往距離阿爾勒約1個小時車程的亞維儂(Avignon)。買火車票的時候,賣票的阿伯連問都沒有問,就直接賣給我們26歲以下的青年票價,讓我跟姐姐開心得不得了!(我想,亞洲人對他們來說,看起來都頗像小孩子的吧)在站台人員的指引下,我們坐上只有兩節車廂的近區火車,前往嚮往已久的亞維儂。

  說到亞維儂,最著名的應該就是一年一度的藝術節。七月初開始為期三個禮拜的藝術節,使亞維儂湧進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表演團體。曾經聽過一個在劇場工作的同學形容她參加亞維儂藝術節的過程。據說,藝術節期間,在亞維儂的街道上隨時可以欣賞到各式各樣的藝術表演,還會有很多小攤子賣著造型獨特的手工藝品,熱鬧的程度不輸給巴西的嘉年華會。光是聽她形容,就已經讓我深深嚮往了。 (我甚至覺得光是亞維儂這個發音就充滿著濃濃的藝術氣息呢!) 可惜的是,我們已經錯過了亞維儂藝術節舉行的時間,自然看不到滿街藝術團體徹夜表演的景象。

  走出亞維儂火車站,矗立在眼前的是圍繞著舊城區的城牆,走入城門,迎面而來的就是兩邊種植著法國梧桐的共和大道 (Rue de la Republique),沿著共和大道往前走,不久就可以到亞維儂的商業中心-大鐘廣場(Place de l'Horloge)。大鐘廣場中央有一個雙層的旋轉木馬,也已經成為亞維儂的另一個象徵。亞維儂的大鐘廣場周圍林立著許多商店,餐廳的露天咖啡座沿著廣場周圍放置。或許是我們到達的時間比較早,廣場上還空蕩蕩的沒有什麼人潮。  

  沒有機會看到藝術表演,在大鐘廣場四周逛逛各種服飾與藝品店也是一種享受,特別是法國女生的身材相較西歐其他國家的女性嬌小許多,對身材同樣不屬於高大型的亞洲女性來說,比較沒有「穿著」上的障礙。而且法國很多的服飾設計簡單兼顧流行風尚,和台灣普遍流行的日本風味又有所區隔,價錢也還算便宜,如果行李箱還有足夠的空間,倒是很值得採買一番。

  在大鐘廣場逛過癮之後,我們便朝向亞維儂最著名的景點-教皇宮廷(Palais des Papes; http://www.palais-des-papes.com/anglais/index.html)走去。過去,天主教教皇的皇宮原本都在義大利羅馬,直到1309年,當時的教皇克雷蒙五世因為教廷派系鬥爭的關係,將皇宮遷移到亞維儂,一直到1403年,曾經有七位主教居住在此,使亞維儂在這段期間成為天主教的重鎮。

  亞維儂教皇宮廷是由新、舊皇宮所組成。舊皇宮是1335年教皇班乃狄克12世(Benedict XII)所建築,當時他在防禦城牆的內緣蓋了一座與私人寓所連接的天使塔樓(Angel Tower),之後繼續建築與大教堂平行的大禮拜堂。1388年到1342年,他將舊有宮廷的兩翼拆除,在迴廊的兩側蓋了堅固的堡壘,整個宮廷呈現樸實而莊嚴肅穆的氣氛。1344年,克雷蒙六世(Clement VI)在大理拜堂的上方建築了大會議廳以及大型的天井。這個時候,教皇宮廷身為軍事壁壘的功能越來越淡,因此宮廷裡也漸漸出現了細緻的雕刻裝飾,不過跟所謂的宮廷比起來,還是樸實許多。

  走在沿著中庭而建的長廊,裡面有點幽幽暗暗的,就像電影裡面看到的修道士們修行的靜謐之地。姐姐說,上次他拜訪教皇宮廷的時候,或許是因為天氣冷所以沒有什麼旅客,而天空還飄著片片白雪,還真有種遺世獨立,進入另外一個世界的感覺。

  走出宮殿,當然不能錯過又名亞維儂斷橋的聖貝內澤橋(Pont St Bénezet)。說到這座橋的由來,其實有個滿有趣的故事。相傳在1177年,有個叫貝內澤的年輕牧羊人,說他接收到上帝傳遞的信息,要他到亞維儂蓋一座橋。當然啦!不管在什麼時候說出這種話都會被當成是瘋子,當時的人也是把他當神經病看待。後來,一位教士以挑釁的口氣要貝內澤扛起大石頭丟到隆河裡,表示他如果完成了,就答應建橋。沒想到這個時候,他的周圍出現了一群身上有金色光芒的天使,讓他在眾目睽睽下完成教士的要求,當地的居民也才相信他所說的話,並合力建築橋樑。

  一開始,聖貝內澤橋是用木頭建成的,不過已經在1226年被摧毀。現在所看到的石橋是在1377年築成的,當時橋身原本長900公尺,共有22個橋拱,不僅直接連接教皇宮殿至亞維儂新城區,更是當時西班牙和義大利之間重要的朝聖之路。不過,因為隆河的水相當湍急,聖貝內澤橋不斷的被沖垮與修補,一直到17世紀,當地政府決定不再修補之後,就成為今天所看到的斷橋。

  除了教皇宮廷與亞維儂斷橋之外,也可以走到位於宮廷上方的洛查達丹公園(Parc de Rochers de Doms),在那裡可以俯瞰整個亞維儂市,視野相當的廣闊。不過,在欣賞美景的時候,別忘了要注意安全。南法跟南歐的扒手很多,通常他們會以2到3個人一組行動,拿著地圖假裝問路。其實,地圖只是扒手用來掩蓋手法的工具,當旅客把注意力放在地圖上時,地圖下方早就已經有第三隻手摸到你的皮包囉!當時,我們就遇到兩個吉普賽的中年婦女來問路,還好妹妹的聽力相當好,她隱隱約約聽到背包拉鍊被拉開的聲音,才沒被他們得逞。其實,仔細想想,一看我們就知道是外來觀光客,會跟觀光客問路原本就不是一件尋常的事情。

  離開公園,我們慢慢步行到大鐘廣場,選擇了一個餐廳的露天咖啡座吃午餐。由於天氣熱,我只點了一份沙拉。沙拉以羅曼葉、西洋萵苣與番茄為主要食材,上面灑著起士,並澆上用橄欖油和著油醋的醬汁,食材雖然簡單,卻把青菜與番茄的清香勾引了出來,在炎熱的夏天讓我暑氣全消,而我在接下來的行程中,都習慣點上一份沙拉,享受青菜爽脆又帶著清甜的口感。

  就在享用午餐的時候,我們討論著待會要去哪邊。姐姐說:亞維儂附近有一個很有名的大橋,一定要去,但她一時忘記橋叫什麼名字了。因為這次的行程是以西班牙為主,我對法國的行程就沒有太多研究,老覺得她說的就是亞維儂斷橋嘛!不過,她直說那個地方應該離亞維儂還有一段距離,但就是不記得叫什麼名字。後來,我們決定到旅客中心問看看,才解開謎團,她說的原來是嘉赫橋(Pont du Gard)。我想,旅客中心的服務人員一定覺得這三個人很奇怪吧,居然會問:「這附近有一個很大的橋,請問叫什麼名字?」的蠢問題。

  在服務人員的指引下,我們到亞維儂的巴士站,坐上巴士前往嘉赫橋(要到嘉赫橋,需要到火車站旁邊的公車總站搭乘,車程大約1小時左右)。下了車,順著指標往前走,只見一個龐大的橋樑矗立在眼前,相當的壯觀。

  當羅馬統治這個區域時,奧古斯都大帝把尼姆(Nime)送給退休的戰士們,當尼姆日漸發展,當地的水源漸漸無法供應城市的用水需求,於是羅馬政府便決定在離尼姆50公里、地勢較尼姆高17公尺的尤塞斯引水到尼姆。由於這段輸水的管線剛好跨越嘉赫河谷,因此需要蓋一座水道橋,做為引水道的一部分,也因此成就了今天所見到的壯觀景緻。

  嘉赫水道橋共分為三層,最上層為引水道,長275公尺,最下層是給馬車跟人行走的,共142公尺。看著這個已經用了2000多年的水利工程,真的只能對當時的羅馬人佩服到五體投地。當我們爬上嘉赫橋,橋上正好有一群年輕人表演跳水,藉此來賺取一些小費。我想,除了錢之外,他們應該也很享受從高處躍入水中的暢快,以及被眾人讚賞的眼光包圍的感覺吧!

arrow
arrow

    Sabrina 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