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a-3_副本.jpg

伊根町是京都丹後地區的小漁村,因應地理環境沿海成排而建的230多間舟屋,因為緊鄰海灣看起來像是浮在海面上,因此伊根町一向被稱為是「日本的威尼斯」

  2018年的冬季之旅原本就是為了伊根町 (Ine) 而來,會知道這個地方,是因為看到部落客快樂雲拍的一張伊根町的絕美雪景照,後來讀到很多關於伊根町舟屋的介紹,且認識的朋友每一個人說到伊根町都露出愛戀與難忘的表情,從此之後,去伊根町住一晚舟屋的念頭就一直在腦中盤旋、久久揮之不去,確定十二月的旅行之後,就以伊根町的時間為安排旅程的基礎。

  伊根町,是京都丹後地區海邊的一個小漁村,為了方便捕魚,從江戶時代開始,這裡開始出現一樓作為船塢與停泊漁船、收納漁網,二樓作為民居的特別建築,因為臨海而築,漁民就像是住在船上一般,所以稱為舟屋。隨著時代更迭,漁業不似往日繁盛,漁民開始將舟屋改為民宿以增加收入,現在已經成為伊根町觀光發展的一個重點。要住伊根的舟屋,可以透過伊根觀光協會 ( http://www.ine-kankou.jp/china-t/ 代訂,不過聽說協會工作人員多只會講日文,且回覆的動作也比較慢,還好我的同事是個日文通,就請她幫我訂房,這次還好有她,除了讓我得以一償住舟屋的夙願,到達舟屋的時候,民宿管家為了跟我解釋住宿的注意事項,剛開始是用翻譯APP來溝通,但實在擔心翻譯軟體有問題或是會誤解了管家的意思,我馬上跨海連線、趕緊用Line與同事通話,請她充當遠端翻譯,才解決了兩個語言不通的人的問題,真是感恩好同事!讚嘆好同事!

Ina-1.jpg

一整排的舟屋沿著伊根灣而建

Ina-2.jpg

黃昏的伊根町相當靜謐,坐在海邊只聽到海潮拍打岸邊與海鷗的叫聲,沒有太多的人車聲,非常的舒適

Ina-4.jpg

遠看海景第一排的舟屋就像浮在水面上

Ina-5.jpg

要拍伊根町的舟屋最佳的地點就在伊根町觀光案內所旁的伊根浦公園跟七面山駐車場,若是要從高點拍攝,也可以去伊根灣舟屋群展望台

  來到伊根町住舟屋就是想要感受臨海而居的感覺,所以在找想要住的民宿時,就是以海景第一排為唯一選擇。雖然伊根町陸續有舟屋改建成民宿,但數量並不多,排除不靠海的民宿,數量幾乎是十隻手指頭就數得完,所以更是要早點預訂,我記得當初是提早兩個多月預訂,或許因為我要來的時間剛好接近聖誕與新年假期,大部分的舟屋都已經滿了,僅剩下一間提供包棟的舟屋民宿「風雅」,因為這間民宿僅供一組客人包棟,所以房價偏高,當同事告訴我房價時,我著實嚇了一跳,但經過一夜的思考與掙扎,決定無論如何就這樣訂下去吧,因為「我要住舟屋、我要住舟屋、我要住舟屋...」的念頭一直在腦海迴盪,且覺得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去完成,誰知道下一次起心動念會是在什麼時候?話說房價會這麼貴也無可厚非,因為「風雅」原本是可以住四個人的,我偏偏一個人獨包了一整棟,真是有夠任性,但,人生偶爾任性一次倒也無妨。我會這麼任性跟衝動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風雅將船塢改建成臨海的露天湯屋,看到這個設施,非常愛泡湯的我就完全無法抵抗了,一直想要在露天的湯屋邊泡湯邊喝清酒,這次終於可以實現願望。

        要到伊根町,可以在天橋立搭乘丹後巴士,車程大約是一個小時左右,巴士公司的官網有很清楚的路線跟時間表說明,上網查一下就可以掌握搭車的時間 ( https://www.tankai.jp/routebus/)。伊根町的舟屋有提供在天橋立火車站接送旅客的服務,服務是免費的,但在訂房時就要確定是不是要搭乘接駁車,既然是免費的,我當然就選擇搭乘接駁車了。接駁車大概是下午兩點左右發車,司機會拿著一面上面寫「油屋」的紫色小旗子,不難辨識。司機在路上也會跟舟屋的主人聯繫,一到伊根町的下車地點,舟屋的主人就會在那裡等候了。

「風雅」舟屋(看得懂日文的話,直接上網預訂就可以了: https://inefunaya.rwiths.net/r-withs/tfi0010a.do

        我住的「風雅」舟屋距離公車站牌「伊根站」非常近,大概步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伊根站就在京都北信用金庫的前面,很容易找。下了車跟著舟屋的管家到「風雅」,才進玄關就已經滿是心花怒放、眼中不斷閃星星,整棟的木製日式建築內部裝潢雅致,每一個角落都打掃得很乾淨,一樓的起居室是日式的榻榻米,落地窗外就是完全臨海的露天湯屋,而二樓的房間則是採和洋式的設計,窗戶打開當然也是無敵的海景,完完全全就是我心目中夢想的度假天堂!當下覺得包棟真的是太值得了,因為對我來說,這樣的環境簡直比五星級的飯店還要棒啊!好不容易終於理解管家所解釋的住宿注意事項之後,開心的我在樓上樓下繞了幾圈,差點沒在裡頭翻筋斗,等回過神來,才發現那個時候已經將近下午四點,於是趕緊出門,除了在伊根町漫步拍照之外,還得完成買到清酒的任務,才能完成邊泡湯邊喝酒的心願。

PC250333_副本.jpg

木製建築的舟屋一樓是日式的榻榻米

DSC_0083.JPG

落地窗外就是靠海的露天湯屋

Ina-13.jpg

光是坐在榻榻米上喝茶看海就已經心滿意足

DSC_0077.JPG

二樓是和洋式的建築,床睡起來很舒適

DSC_0085.JPG

距離風雅最近的公車站牌是伊根站,上面也有清楚的發車時間表

向井酒造買清酒

  走出民宿,沿著馬路而行去買清酒,才下午四點多,天色已經逐漸暗了,路上沒有甚麼行人與車輛,伴隨自己的只有海浪拍打岸邊、海鷗謳謳的叫聲,以及爾偶從路旁的民居屋內傳來的聲音,若不是這些聲音,真會覺得除了自己之外,周圍的時空都是靜止的,但心裡卻不會有害怕的感覺,只覺得歲月靜好。大約走個十五分鐘,就已經來到了向井酒造,這是伊根唯一的釀酒廠。1754年就已經開業,到今日已經超過260年的向井酒造釀造的「 京の春 」口感略帶辛辣,一直以來就是伊根町的酒類代表作。釀酒廠現在的主理人是第八代的傳人向井久仁子,她不僅是日本少數的女性釀酒師,畢業於東京農業大學的她更與夫婿用伊根當地所栽種的古代赤米釀造出甘甜帶著果香的「伊根滿開」,因為帶著淡淡的粉紅色澤,喝起來順口甘甜,因此大受歡迎,和「 京の春 」是釀酒廠最具代表性的兩支酒款。那天,我到向井酒造的時候已經晚了,300ml的小瓶酒已經賣完,只剩720ml的大瓶裝,但我只有一個人,一個晚上是喝不完的,經過一分鐘的心理交戰 (沒耐心的牡羊座,心理交戰的時間一向也很短),當下就決定買大瓶的吧,反正喝不完就帶著,相信還沒回到大阪應該就喝完了。

Ina-6.jpg

傍晚時分,遊人多已經離去,伊根町的街道看不到甚麼人影,只感覺歲月靜好

Ina-8.jpg

路邊看到的這隻,好像鹹蛋超人和小叮噹的妹妹-小叮鈴的綜合體

Ina-7.jpg

冬天的太陽五點左右就已經下山了

Ina-10.jpg

夕陽餘暉下的伊根町,時間彷彿靜止了

PC250366_副本.jpg

這個時候在外面走動,相伴的是點點的漁家燈火,風雅舟屋就在左邊那艘白船的後方,民宿很巧妙的運用建築的位置設計,從岸上是完全看不到露天湯屋的

Ina-9.jpg

向井酒造是伊根唯一的釀酒廠

  慢慢走回民宿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原本想直接回去泡湯,但走著走著,覺得應該要先吃一頓豐富的晚餐,這個晚上才更臻完美,於是到風雅附近的「海宮」去點了一套海鮮套餐,所謂海鮮只要夠新鮮就好吃,海宮所供應的多是伊根町當地的現撈仔,生魚片的鮮美自是不在話下,而我最喜歡的,是緊接著上的那條煮魚,魚肉的肉質吃起來滑嫩彈牙,醬汁調得剛剛好、不會搶掉魚肉的鮮美,最棒的是這種魚沒有太多的魚刺,對於不擅挑魚刺的我來說,吃得一點負擔都沒有。話說吃肉怎麼可以沒有酒,於是我又點了向井酒造的另一款清酒「 京の春 」,溫熱過的酒帶著辛辣口感,一口喝下,從頭到腳都暖和了,或許是因為太開心幸福了,才吃到一半,就已經有微微的醉意。

Ina-20.jpg

一開始上的握壽司就徹底溫暖了我的胃

Ina-18.jpg

新鮮的海鮮就是甘甜

Ina-19.jpg

煮魚的肉質吃起來滑嫩彈牙,醬汁調得剛剛好

  回到民宿,稍歇一會兒,準備迎接這一日的重頭戲-邊泡湯邊喝清酒。當全身泡在熱呼呼的溫泉水裡,吹在臉上的是微微的寒風,灌入喉頭的是冰冰涼涼的「伊根滿開」,耳邊傳來的是帶著節奏感的潮水聲,我靜靜地享受著這一切,覺得人生夫復何求。泡完了湯,最棒的是可以鑽入一樓榻榻米上的暖桌,在冷冷的冬夜,將雙腿放到暖桌下,延續著泡完湯之後的熱度、繼續喝著清酒、看著伊根的照片回味一下下午短短的散步旅程,這樣的夜太美。不禁想起自己早上在天橋立的智恩寺抽到的簽只是末吉,就已經是這樣幸福滿足了,若抽到的是大吉會開心到甚麼樣的地步呢?只是啊!人生有時候還是會有點突如其來的「小驚喜」,經過一夜好眠,為了要享受到一個極致,隔天早上七點不到,我就爬起來再泡一次湯,結果昨天買的那瓶清酒就在把蓋在浴盆上的木板蓋回去時,不小心翻倒掉到浴盆裡了…人啊!還是不要太過得意的好,人生也是如此,剛剛好就好。不過,我也沒有浪費,索性就再爬入浴盆,奢侈的泡個清酒湯,為這趟伊根的旅程畫下完美句點。

Ina-21.jpg

難忘的伊根滿開清酒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brina Travel 的頭像
    Sabrina Travel

    Sabrina的旅遊年代記

    Sabrina 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