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或許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對紐西蘭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地理課本說的:「紐西蘭是活的地理教室」,而相信很多去過紐西蘭的人,只要看過那兒的風光,應該都會對這句話深表贊同。我這次到紐西蘭,沒有去看冰河,也沒有登上庫克山,就已經對紐西蘭的自然美景深深著迷,就不用說那些曾經涉足紐西蘭高山大川的旅人了。也難怪電影《魔戒》的導演會選擇紐西蘭作為拍攝的場景,因為還有哪裡可以不用搭景,就呈現魔戒裡壯闊中帶點奇幻的景致呢?

  離開南島的最後一站,我和小妹回到基督城,只想以最緩慢的步調、最輕鬆的心情,看看這個被譽為南半球花園的明媚城市。曾經在基督城住兩三年的小妹總是說,基督城是紐西蘭最美的城市,連空氣中都充滿著宜人的氣味。來到基督城,我覺得這兒的景緻果然和奧克蘭明顯不同,奧克蘭比較像個大辣辣的大妞,基督城則是多了一分婉約溫柔。不過,我一直覺得小妹會這麼喜歡基督城,除了這裡的悠閒之外,也在於從台灣隻身到紐西蘭的她,第一站就是在這裡居住,或多或少,基督城對於她,也是另外一個家鄉了。

  西方國家的每個城市,大概都會有一個主要廣場是居民生活的重心,許多的食衣住行都會以這個廣場為核心往外延伸,基督城既然是英國人在這邊建造的城鎮,當然也不例外,我們的行程也就從基督城的大教堂廣場開始。就跟其他大城市的廣場一樣,大教堂廣場旁林立著許多商場,不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卻是廣場上的大型西洋棋盤,還有在廣場附近賣的希臘三明治(souvluki)。

  坐在廣場上,看著大型的西洋棋盤,我心裡想,這個不知道會不會只是街頭的裝置藝術,或是定期舉辦活動時,才會用得上的道具?這樣的念頭浮起來沒多久,就看到一個人緩緩踱步過來,就這樣站在棋盤前沉思起來,沒多久,從街道的另外一個方向又走過來另外一個人,跟著也站在棋盤前忖思,不知道這兩個人是怎麼達成共識的,就這樣下起棋來了。我和小妹沒有待到他們下完棋,所以不知道這場棋局,是不是必須比到有輸有贏才會結束? 

  既然被稱作公園城市,基督城自然少不了一片綠意盎然,廣大的海格利公園 (Hagley Park) 就是基督城居民散步、野餐的最佳去處,裡面還有植物園和博物館,光是一個公園,就足夠讓人消磨大半天的時間。我和小妹走著走著,忽然瞥見公園的草地上居然公然立著一個獨特的雕塑品,如果在台灣,在闔家皆可光臨的公開場所是不會看到這樣的雕塑的。不過,這個雕塑品的神情與姿態,卻只讓人覺得一派自然,在陽光下反而有種天人合一的感覺。

  穿過海格利公園,很容易就會經過穿越基督城的亞芳河(Avon River),而亞芳河上總是可以看見撐篙划過的小船。人家都說,基督城是紐西蘭最英國的城市,對我來說,亞芳河卻是整個基督城英國風味最濃厚的地方,因為那裡,讓我想起徐志摩所描寫的劍橋-「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乘上小船,好像跟著船夫撐篙的頻率進入了徐志摩的詩裡。

  亞芳河的兩岸種植了一整排的柳樹,隨風飄揚的楊柳,把河岸吹蕩得更加寫意,更添了一分柔美,這顆柳樹據說是從拿破崙墓前面的柳樹摘下來插枝而成,也是基督城的第一株柳樹。我想,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應該不高,但不可否認的,故事也為亞芳河多添了一點傳奇色彩。

  雖然基督城的市中心並不大,不需花上一天的時間,走路就可以繞完一週了,不過除了走路之外,想要看看基督城還可以搭乘基督城的懷舊電車(Tramway),另有一番風味。即使有著陽光,三點之後的基督城還是慢慢的涼了起來,我和小妹於是搭上電車,到有著濃濃西班牙風味的新利晶街(New Regent Street),選一間可愛的咖啡館,喝著香濃的熱巧克力,看著街上叮噹作响的電車與街道的景緻,就像走入過往年代,那一派悠閒,也難怪小妹會這麼喜歡基督城了。

  離開基督城的前一天,我們開著車到班克斯半島的阿卡羅亞(Akaroa),路途中偶遇一群牛群,知道我一直希望看到綿羊群的小妹,興奮的一直叫我把握住這個難得的機會,趕緊拍照,反正「沒羊牛也好」,我邊拍邊怕有牛會向我衝過來,趕緊拍了一兩張就衝回車子裡去了,終於也留下一張數大便是美的牛群照片。

  19世紀時,一群法國人移民到阿卡羅亞,讓這裡有別於基督城,有著獨特的法式風情。我覺得,經過漂洋過海的殖民之後,阿卡羅亞和純正的法國風味還是有一些不同,不過,法式的細緻精神在這裡是被保留下來的,特別是這邊有很多手工藝品店都很值得一逛,連對Shopping沒有太高興趣的我,都忍不住買了幾個藝品呢!

青山的簇擁下的聖派翠克(St Patrick's)教堂

arrow
arrow

    Sabrina 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