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水公寓(Hunderwasserhaus)-http://www.hundertwasser.at/
交通:搭乘地鐵U4線於Schwedenpl站下車,轉乘N線路面電車,在Hetzgasse站下車。
在哈布斯堡王朝的長期統治之下,以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為建築主體的維也納街道,總是散發出典雅、華貴又沉穩的氣質。不過,來到維也納第三區的百水公寓,卻會有種穿越時空、從富貴豪宅來到兒童樂園的感覺。迥異於老城區與環形大道兩旁雄偉的氣派建築,百水公寓就好像小朋友玩的樂高玩具一般,正面彩繪上亮藍、鮮黃與大紅色的色塊,以曲線取代筆直的直線,更沒有一扇窗戶有著相同的尺寸。奉行著「打破直線的限制」的原則,使得百水(Fridensrich Hundertwasse)被稱為「奧地利的高第」。
不過,同樣是以自然為師,百水公寓呈現出的風格,比較像是小朋友用積木隨意堆砌的寫意派,而高第的建築,則比較像經過精確測量自然曲線的張力與結構之後,再以馬賽克精細的拼貼而成的建築雕塑品。細細比對,兩者之間其實有著相當大的差異。
隱身在巷弄中的百水公寓,饒富童趣的建築在古典的維也納街道更顯得醒目亮眼,因此吸引著許多人來此一遊。不過,因為這個公寓並沒有開放給遊客參觀,奧地利政府就在百水公寓的對面蓋了一座百水藝術村,讓遊客可以實際體會百水公寓中的曲線結構。
走進百水藝術村(Hundertwasse Village),除了可以看到用曲線造型的樓梯、屋頂、天花板,還可以逛逛設在藝術村的精緻小店。不過,我覺得最好玩的地方就是,百水藝術村連廁所都非常的 " Hundertwasse Style",雖然要花一點點錢才能進入廁所,不過我覺得很值得進去參觀參觀。廁所的牆壁不僅貼上不規則形狀的彩色磁磚,連鏡子都故意做成破裂的效果,映在鏡子的自己,臉部因此變得扭曲變形,就像建築物中的蜿蜒曲線,很有意思。原本只是進去上上廁所的我們,解決完人生大事之後,還在裡面這裡拍拍、那裡看看,玩夠了才甘心走出來。
百水藝術村的小店不多,但是每家都精緻可愛。說到奧地利,大家應該都會想起音樂神童-莫札特。來到奧地利,除了可以聆聽莫札特所寫的歌劇之外,還可以購買包裝紙上印有莫札特肖像,用開心果、杏仁糖、牛軋糖與黑巧克力做成的莫札特巧克力糖。雖然說薩爾斯堡(Salzburg)才是莫札特巧克力糖的正宗發源地,但是,現在幾乎在奧地利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看到莫札特巧克力糖的專賣店,在百水藝術村的入口處就有一家,小小的店面一片紅色與金色,古典融合高貴的感覺,想要帶點伴手禮倒是可以在這邊選個幾樣。不過,在這些紀念品裡,我最喜歡的是掛在櫥窗邊的玻璃裝飾球,透明的圓形玻璃球上彩繪上代表著奧地利的人物與風景畫,在燈光的照射之下更加耀眼,只不過,若是托著行李帶著玻璃球玩個一圈,以我如此粗魯的動作,玻璃球最後的命運大概是被摔得粉身碎骨吧!所以,還是用眼睛欣賞就好了。
- 貝維德雷宮(Schloss Belvedere)
換上D線的路面電車,在Schloss Belvedere這一站下車,我們來到了貝維德雷宮的入口。貝維德雷宮是戰功彪炳的歐根親王(Prinz Eugen von Savoyen)所建築的宮殿,在著名的巴洛克建築大師-希德布蘭特(Johann Lukas von Hildebrandt),與威尼斯的雕塑大師-史丹內提(Giovanni Stanetti)的攜手合作下,宏偉氣派的貝維德雷宮呈現出融合巴洛克與文藝復興的典雅氣質。入口大門上的鐵鑄S造型,就是代表歐根親王的Savoyen。
貝維德雷宮的範圍可分為下貝維德雷宮(Unteres Belvedere)與上貝維德雷宮(Oberes Belvedere)兩大區域。1697年,歐根親王買下這塊土地時,原本只是想蓋一座大型的庭園別墅。1714年,宮殿的建築工事正式展開,這裡築起了花園別墅、橘園,以及繪畫藝廊,也就是現在所看到的下貝維德雷宮。在那個年代,建築的擁有者不免要用各種方式,宣示自己的偉大與權勢,下貝維德雷宮中央的大理石廳(Marmorsaal)天花板上,就將歐根親王描繪成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
走出下貝維德雷的宮殿,眼前展開的是連接著上貝維德雷的一座法式庭園,筆直的緩坡兩旁裝置造型優美的女神塑像與噴泉水池,兩兩相稱的設計,營造出一種恢弘氣度。
直到1720年,上貝維德雷宮的建築工事才開始展開。當初,建造上貝維德雷宮的目的,原本只是要在花園的盡頭建造一棟建築物,讓庭園的整體結構更加完整與和諧。後來,歐根親王將上貝維德雷宮改建成為夏宮,泰瑞莎女皇獲得這個居所之後,更進一步進行擴建計畫。這使得原本只是襯托性質的上貝維德雷宮反而成為整個區域的主角,比起下貝維德雷宮更加華麗典雅。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上貝維德雷宮被改為奧地利國家美術館,成為典藏歐洲近代主要藝術作品的美術館之ㄧ。
走進奧地利國家美術館,將可以欣賞到許多知名畫家,如梵谷等人的畫作,而展出的多幅畫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維也納的分離派大師-克林姆(Gustav Klimt)的畫作,而其名聞遐邇的作品-《吻》,就在美術館二樓的展覽廳展出。
-
分離派(Secession)與青春風格(Jugendstil)
說到維也納的現代藝術,就不能不了解「分離派」(Secession)。18世紀工業革命之後,物資取得越來越容易,驟增的物質誘惑,此時,各地的裝飾藝術卻仍處於古典時期,無法榮融入工業革命後的生活形態。因此,一股社會改革運動的思想開始發酵,而這一波思想也延伸到了藝術創作。19世紀末,許多藝術創作者開始運用各種新的素材,開創新的藝術風格,也就是所謂的新藝術(Art Nouveau)。
這樣的思潮當然也對維也納的藝術家們產生了影響。當時,維也納的美術界由一群保守的學院派組成「藝術宮廷協會」(Kunstlerhaus-Vereinigung),倡導所謂的復古藝術。深受新藝術思潮啟發、力求開創全新藝術風格的一群青年藝術家,無法認同協會的看法,於是在1897年正式出走,退出該藝術協會。這一群具有創新精神的藝術家就被稱為「分離派」,他們所創造的獨特風格也就是所謂的「青春風格」(Jugendstil)。
-克林姆的流金歲月
分離派藝術家在20世紀初,開始大量的創作,以各種繁複的線條裝飾,展現藝術創作的理念,而克林姆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他的畫作中,常情慾與生死的糾葛為主題,而金色更是在他的畫作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要角。
或許是因為出身於雕金師之家的背景,克林姆似乎能夠挖掘岀隱藏在閃耀金光下的晦暗特質。透過將玻璃鑲嵌的技術應用在油畫上,畫中的顏料就像被鎔燒在琉璃裡,一寸一寸的蝕入畫布,產生了一種華麗卻游離,如夢似幻的神秘感。在《吻》這幅畫作中,被金色的光芒圍繞著的男女,以極不自然的動作相互擁抱著,被緊緊擁著的女郎臉上有著看似沉醉卻又帶點不情願的詭異表情,繪出熾熱的愛情甜蜜卻又帶著危險沉淪的情境。
克林姆的繪畫中,常以女性為主角,而終身未娶的他也總是韻事不斷,他的弟媳-艾蜜莉就是他的密友之一,兩人甚至每年都會相邀至鄉間度假。雖然沒有人確知兩個人之間是不是曾經有過曖昧關係,但從兩個人的互動關係,以及克林姆死後,艾蜜莉始終珍藏著他的畫架與衣服這一件事情看來,或許畫中所傳遞的甜蜜又無奈的愛情,就是他們的心情吧!
每一個創造者,在突破的階段總是會飽受批評,當年,克林姆以獨特創新的手法描繪女性胴體、性愛與死亡的議題時,也是如此。不過,到了現代,克林姆的畫可是收藏家爭相典藏的名作。他所繪的《愛蒂兒夫人肖像I》,就在2006年6月,於紐約曼哈頓的一場拍賣會中,以1億3千5百萬美金(約新台幣44億元)的天價成交,就像畫中所閃爍的金光一樣,成為全球最貴的一幅畫。
走出克林姆令人迷醉的金色世界,我們慢慢的走出貝維德雷宮,沿著宮殿外圍的小徑,尋找「青春風格」在維也納的足跡。
-青春風格:華麗的鑲金建築
從貝維德雷宮步行約半個小時,將會來到卡爾廣場車站(Karlsplatz),這是分離派建築大師-奧圖•華格納(Otto Wagner)的代表作品。小巧而精緻的車站,以淡綠色的鋼架撐起圓弧形的屋頂,車站的正面飾以複雜的曲線與青春風格常見的植物造型-向日葵花朵,華麗的外觀有種含蓄的熱情。
從卡爾廣場車站沿著菲徳里奇大道(Friedrichstrasse),步行約10分鐘,遠遠就可以看到屋頂上有顆鏤空金色圓球的分離派會館(Scession)。這棟由華格納的學生-奧布里西(Joseph Maria Olbrich)所設計的建築,純白的牆面上飾以簡單的黑色線條與金色的華麗曲線,簡潔而大方。屋頂上的鏤空圓球是以一片一片的月桂冠葉所組成,不知道是不是代表對分離派藝術創作者的頌揚,正門的門楣上的金色浮雕字體:「還時代以藝術,還藝術以自由。」(Der Zeit ihre kunst, der Kunst ihre Freiheit),所代表的就是分離派的核心精神與主張。
就在分離派會館不遠處有個中央市場(Naschmarkt),在這個市場旁邊座落著另一棟奧圖•華格納的代表建築-青春派大樓(Majolkahaus),旅遊書上的照片描寫房屋立面的女頭像、金色棕櫚葉與藤蔓浮雕裝飾,使大樓宛若一幅大幅的圖畫。只可惜,那個時候青春派大樓正在維修,我們只看到圍在大樓外的鷹架與帷幕。
沒有機會欣賞壯麗的建築,逛逛市場也不錯,在中央市場有很多販賣炸魚片、烤雞、煎香腸等熱食的小攤子,口味傳統、價格也比餐廳來得便宜許多。不過,想要吃到比較豐富的食物可得趁早,那天我們想點一份炸魚片嚐嚐,小販卻以「魚片已經冷了、不好吃了。」拒絕賣給我們,雖然沒有吃到炸魚片,卻讓我對小販的堅持留下深刻的印象,肚子雖然是餓的,心裡卻是暖暖的。
-
卡爾教堂(Karlskirche)
在卡爾廣場車站附近,有一座造型相當典雅而華麗的巴洛克式教堂-卡爾教堂(Karlskirche)。18世紀時,黑死病橫行於歐洲,所有的統治者都束手無策,當時的奧皇卡爾六世為了祈禱黑死病消失,於是立下誓言:「只要黑死病消失,就蓋一座華麗的教堂,感謝制服黑死病的聖人-聖查理波洛美(St. Charles Borromeo)。」後來,黑死病的疫情果然逐漸緩和,卡爾六世便建造這座教堂,實現他的諾言。這座融合著古希臘神廟與文藝復興的風格的教堂,以巴洛克式的一派優雅歌頌聖查理波洛美的聖跡,也是維也納最美麗的建築景觀之一。
-
環城大道(Ringstrasse)
全長四公里的環城大道原本是維也納的城牆舊址。1857年,法蘭茲約瑟夫皇帝下令拆除舊城牆,在原址築起一條環狀的寬廣道路,同時邀請了歐洲著名的建築師,在大道的兩旁建造氣勢磅礡、華麗典雅的大型建築,打造一個繁榮而優雅的新市容。想要完整的逛完環城大道,只要搭上繞行環城大道的路面電車,就可以將哈布斯堡王朝所遺留下的榮景盡收眼底。坐在電車上,我們看著車窗外的古典建築不斷的經過身邊,想像自己就像坐在馬車上的女王,滿足的看著自己一手打造的繁華盛世。在這個買什麼都貴的維也納,我覺得花個幾塊歐元搭上環城大道的電車繞上一圈,自我滿足一番,還真是花費不貴卻又極度奢侈的享受呢!
維也納的三日之旅,我對維也納的印象就是:處處散發一股高貴典雅的氣息,以及令人咋舌的高物價。如果要一一光顧旅遊書中所說的名店,應該會讓我們的荷包大失血!由於是辭掉工作跑來玩樂,我們三個人在維也納可是守緊了荷包,不敢隨意花錢。除了第一天花大錢吃豪大炸肉排之外,之後的幾餐都是靠著路邊的披薩果腹。幸運的是,Sivi的堂哥堂嫂在回台灣之前給了Sivi一個「飲食錦囊」,要我們離開維也納之前,照著地址,到一家在環城大道巷子裡的中國餐館,任意點著自己想吃的東西,吃完只要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
人家說,在國外的中國餐館口味都相當恐怖,我們卻覺得這家餐館的中式料理有著相當鮮美的滋味,我想,那就是有錢也買不到的人情味吧。
短短的三天要品味維也納的典雅,其實是非常不夠的,對於「音樂之都」不過有著粗略的了解。如果說除了時間太短,對於維也納還有什麼期待,那就是,我會希望除了在歌劇院或宮殿裡等表演場所聆聽演奏之外,也能夠在街頭看到不是那麼細緻優雅、卻有另一種生命動力的街頭表演。不過,也許那樣子一來,維也納就不是維也納了。
留言列表